引言
11月底,301医院宣布了一个在医学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闻:医院门诊8层老年医学诊区抗衰老门诊正式开诊。根据媒体报道,这个门诊将采用一系列先进的医疗手段,如临床前药物、基因治疗、细胞治疗、免疫治疗等,为30岁以上有抗衰老长寿保健需求的人群提供全面的衰老状况评估和干预咨询。干细胞是细胞治疗的重要分支,在医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干细胞被广泛应用到长寿的探索中,本文通过文献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基于干细胞的抗衰老新前沿。
衰老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如何抗衰老是研究生命科学领域的一项重大命题。
目前,针对抗衰老疾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第一,通过更好地了解全身衰老和年龄相关疾病的分子机制来预防与年龄相关的疾病;
第二,通过药物干预,以逆转、纠正或预防与年龄相关的疾病;
第三种方法是通过手术修复老化组织[1]。以手术形式干预衰老进程,通常是指离体改造细胞和组织,以替代或增强患病和受伤的实体器官、神经系统组件和肌肉骨骼结构中的细胞和组织的再生。
衰老源于干细胞衰竭 衰老是指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整个生物体的功能障碍。衰老包括生理衰老和病理衰老。生理衰老是指皮肤粗糙、皱纹加深、头发花白、记忆力下降、精神不振等;而病理性衰老是指某些异常因素导致的过度衰老。 通常我们认为,机体功能衰退的罪魁祸首在于不断积累的内在损伤变化,如 DNA 损伤、氧化损伤、细胞周期抑制剂表达增加和线粒体功能障碍等。而这些是有效干细胞群功能下降的结果[2] 。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许多衰老疾病可能反映为成体干细胞衰竭。对成体干细胞进行遗传或表观遗传修饰,使老年人干细胞恢复活力,或在离体繁殖过程中赋予细胞抗衰老能力,将为再生医学应用提供有利的细胞来源。 衰老机制(图片引用自文献2) 人体存在庞大的干细胞库。干细胞是维持人体动态平衡的种子细胞。机体通过干细胞增殖和分化实现细胞更新。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中各个组织器官的干细胞数量逐渐减少,细胞的增殖分化能力下降。受损的组织和器官得不到及时的修复和再生将直接导致人体衰老和年龄相关性疾病的发生。 衰老引起年龄相关性疾病 无论是在经济成本还是人口质量方面,衰老引起的老龄化疾病对社会构成了巨大的负担。对应的年龄相关性疾病,包括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神经退行性疾病、骨质疏松症和癌症等。这些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各个器官系统的衰老高度相关。 衰老表型(图片引用自文献1) 其中,以神经退行性疾病为例,中风、帕金森病 (PD) 和阿尔茨海默病 (AD)等多以老年人为患病群体。动物模型证明,这些疾病对脑组织带来不可逆损伤[3]。帕金森病(PD)是细胞治疗的最初目标。由于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耗竭,老年人更易罹患PD[4]。 神经退行性疾病(图片引用自文献3) 文献表明:干细胞有潜力对抗衰老及相关疾病 衰老是可逆的,许多科学家正在提出利用干细胞对抗衰老的策略。多项研究证明了干细胞在治疗衰老相关的神经系统疾病中具有潜力,这表明利用干细胞科技对抗衰老是可行的。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抗衰老分会在《干细胞抗衰老技术规范化指南》中全面详细地阐述了干细胞抗衰老技术。通过应用人自体来源(脂肪皮肤骨髓等)或异体来源(脐带、胎盘等)的干细胞,经体外处理后局部注射到人体特定部位或者静脉输注到人体。利用干细胞多向分化、组织修复和免调节的特性,改善皮肤质地维持皮肤年轻化(局应用)或者改善精神状态,提高机体器官修复能力(全身应用),从而达到抗衰老目的[5]。 干细胞治疗年龄相关性疾病(图片引用自文献3) 在目前的抗衰老研究中,应用最多的是神经干细胞(NSCs)、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脂肪干细胞、ESCs和人iPSCs,这些干细胞可以发挥直接(细胞替代)作用和间接(旁分泌)效应。迄今为止,它们已被报道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其他疾病的研究。 尤其对于间充质干细胞来说,许多退行性疾病会导致间充质干细胞数量和功能下降,通过使老化的间充质干细胞恢复活力以缩短与衰老相关的功能衰退期,可以更有效地治疗这些疾病[6]。 MSC衰老的复原策略(图片引用自文献6) 通过用调节 MSC 衰老的药物和小分子进行预处理后,定向输注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同时预防、延缓或缓解多种与衰老相关的疾病。 此外,生存所需的营养状况对于维持干细胞的数量和质量至关重要。与完全分化的细胞相比,干细胞具有独特的代谢和营养需求[7]。然而,干细胞对人类整体营养需求的贡献仍是一个未被充分认识的研究领域。在抗衰老相关的干细胞疗法的研究进程中,这仍是绕不开的话题。
小结
自古以来,人们始终追求“青春永驻”。这样的美好愿望之下,怀揣着对“抗衰老”的希冀。成体干细胞代表生物体整个生命周期的再生能力。维持能够更新器官和生理系统的强大干细胞群体是健康老龄化的标志之一。通过外源干细胞移植或刺激内源干细胞的细胞替代疗法,有助于为抗衰老领域中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案。
[1] Boyette LB, Tuan RS. Adult Stem Cells and Diseases of Aging. J Clin Med. 2014 Jan 21;3(1):88-134. doi: 10.3390/jcm3010088. PMID: 24757526; PMCID: PMC3992297.
[2] Chang L, Fan W, Pan X, Zhu X. Stem cells to reverse aging. Chin Med J (Engl). 2022 Apr 20;135(8):901-910. doi: 10.1097/CM9.0000000000001984. PMID: 35089883; PMCID: PMC9276428.
[3] Borlongan CV, Steinberg GK. Editorial: Stem Cells and Aging. Front Aging Neurosci. 2021 May 17;13:690613. doi: 10.3389/fnagi.2021.690613. PMID: 34079451; PMCID: PMC8165171.
[4] DeSantis CE, Miller KD, Dale W, Mohile SG, Cohen HJ, Leach CR, Goding Sauer A, Jemal A, Siegel RL. Cancer statistics for adults aged 85 years and older, 2019. CA Cancer J Clin. 2019 Nov;69(6):452-467. doi: 10.3322/caac.21577. Epub 2019 Aug 7. PMID: 31390062.
[5] 丛秀丽,王学军,崔磊.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抗衰老分会《干细胞抗衰老技术规范化指南》[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7, 19(2):2.DOI:CNKI:SUN:JFJB.0.2017-02-033.
[6] Jiang X, Li W, Ge L, Lu M. Mesenchymal Stem Cell Senescence during Aging:From Mechanisms to Rejuvenation Strategies. Aging Dis. 2023 Oct 1;14(5):1651-1676. doi: 10.14336/AD.2023.0208. PMID: 37196126; PMCID: PMC10529739.
[7] Stover PJ, Field MS, Brawley HN, Angelin B, Iversen PO, Frühbeck G. Nutrition and stem cell integrity in aging. J Intern Med. 2022 Oct;292(4):587-603. doi: 10.1111/joim.13507. Epub 2022 May 28. PMID: 35633146.
相关新闻
博雅新闻
行业政策
在线咨询
留言您的联系方式及需求,专业顾问将于收到资料后尽快与您回复。我要预约
填写您的预约需求,您将获得相应的专业顾问满足您的需求。电话咨询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400-885-0012,期待为您服务。微信咨询
直接添加客服微信号,专业顾问随时准备解答您的一切疑问。在线咨询
服务热线
400-885-0012
在线咨询
官方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