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1994版《三国演义》中关羽的扮演者因急性心梗猝然离世的消息让人们十分痛心,这也再度引发了人们对急性心梗的警惕。近年来,因突发心梗而与世长辞的事件越来越常见,根据此前权威媒体的报道,我国每年约100万人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甚至30岁、20岁的人群中都有发病!
面临这么严峻的形势,现代医学针对这种疾病的临床突破口又将在哪里?这是个值得深思与持续探讨的话题。
对于心肌梗死的治疗,目前临床上采用的各种措施包括药物治疗、介入和机械治疗等,这些措施虽然对心肌梗死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仍有相当部分患者随着疾病的进展出现心脏衰竭。传统的治疗措施只能限制缺血区的细胞死亡,延缓疾病的进程,而且这些措施对患者造成很大的经济压力。所以,现有的内外科治疗手段并不能很好解决功能心肌细胞丧失的问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将治疗心梗的方法转向干细胞领域。在国外,全球首个利用间充质干细胞制成的治疗急性心梗的干细胞药物获得韩国FDA批准上市,这款自体间充质干细胞药物是Pharmicellon公司研发的Cellgram-AMI。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干细胞治疗心梗的有哪些进展,帮助大家了解这一领域的最新临床前沿。
干细胞如何逆转心力衰竭的发生?
目前,干细胞已经成为再生医学领域的种子细胞,通过临床前基础研究以及临床研究发现,干细胞可以逆转心力衰竭,主要是由于干细胞的直接分化作用和旁分泌作用。
干细胞的直接分化作用: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理论上可以分化为机体任何一种细胞。既往研究表明[2-3], 间充质干细胞(MSCs)可分化为心肌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有助于大,小血管的形成。然而,进一步的研究发现,MSCs移植后向损伤区域的迁移率以及分化率较低,因此,其它潜在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
图片来自文献[5]
干细胞的旁分泌效应:近年来,除了直接分化作用外,MSCs的另一特性—旁分泌作用也越来越得到大家的关注。MSCs可分泌多种功能性因子,如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以及一些免疫调节因子等,一方面可促进现有心肌细胞的存活、血管生成和内源性干细胞的募集、减少纤维化和瘢痕形成,从而最终保护心脏功能;另一方面还可发挥免疫调节及抑制炎症等作用,改善心肌微环境[3]。
干细胞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发展概况
截止目前,在http://clinicaltrials.gov临床试验注册网站上登记的有关干细胞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项目有117项。其中,涉及的干细胞类型包括间充质干细胞、脂肪干细胞等。
国内进行的一项多中心研究中,116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梗患者在成功再灌注治疗后5-7天被随机分配到冠脉内注射脐带沃顿氏胶MSCs或安慰剂,然后进行为期18个月的密切随访。
图片来自文献[4]
结果表明:
01.在18个月的随访中,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实验室检查包括肿瘤、免疫和血液学指标没有差异。
02.此外,MSCs组心肌存活率和梗死区血流灌注较对照组明显改善;MSCs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增加也更为明显。
03.同时,MSCs组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量和舒张期末容量的绝对降幅也显著大于安慰剂组[4]。
图片来自文献[4]
日本学者开展的一项研究利用自体骨骼干细胞制成的无支架细胞片治疗15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和12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患者此前均接受常规治疗,而后通过手术将细胞片附着在心外膜表面。
随访期间未出现与手术相关的主要并发症。大多数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显示出明显的症状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治疗后血清脑钠素水平显著降低,此外,其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肺静脉阻力、左室壁应力均显著降低[6]。
图片来自文献[6]
最新III期临床试验方案发布,值得期待
在全球范围内,干细胞治疗急性心梗的临床研究正在火热开展中。近日,研究人员在《Trials》杂志发表了一项使用间充质干细胞 (MSCs) 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力衰竭(HF)的单盲、随机、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方案[1],据了解,这是首项评估MSCs冠状动脉内输注对急性心梗后心力衰竭等临床终点影响的研究。
该研究计划招募390名急性心肌梗死后3至7天的患者(患者年龄18-65岁,心梗后左室射血分数<40%),他们以2:1的比例随机分成标准治疗组和MSCs组(MSCs组除了接受标准治疗,还将接受1次冠状动脉内输注10^7个脐带沃顿氏胶MSCs)。该研究的主要终点是患者在长期随访(3年)中心力衰竭的发展,次要终点包括6个月和3年后左心功能的改善(通过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 [1]。
图片来自文献[1]
目前,已经有一部分研究结果透露出积极信号:干细胞能够恢复血供,能够减少瘢痕形成,能够恢复心脏收缩功能等。这项III期临床试验的数据也值得令人期待!
然而,目前干细胞治疗急性心梗的临床发展也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如影响干细胞治疗的因素包括有效的组织特异性干细胞的使用、细胞的给药途径、糖尿病等并发症的影响以及影响干细胞分化的生化微环境等。
此外,心力衰竭的病因学还要求为每种类型的心肌病定制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精确医学时代,干细胞最有效的用途可能是在将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之前对其进行定制,这将提高其组织特异性和效率。尽管存在一些问题有待商榷,但随着研究的不断进展,不久的将来干细胞定能给心衰患者带来有效治疗手段!
参考文献:
[1] Attar A, Monabati A, Montaseri M, Vosough M, Hosseini SA, Kojouri J, Abdi-Ardekani A, Izadpanah P, Azarpira N, Pouladfar G, Ramzi M. Transplantation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for prevention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duced heart failure: study protocol of a phase III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Prevent-TAHA8). Trials. 2022 Aug 4;23(1):632.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5927674/
[2] Quevedo HC, Hatzistergos KE, Oskouei BN, Feigenbaum GS, Rodriguez JE, Valdes D, Pattany PM, Zambrano JP, Hu Q, McNiece I, Heldman AW, Hare JM. Allogeneic mesenchymal stem cells restore cardiac function in chronic ischemic cardiomyopathy via trilineage differentiating capacity.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09 Aug 18;106(33):14022-7.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9666564/
[3] Müller P, Lemcke H, David R. Stem Cell Therapy in Heart Diseases - Cell Types, Mechanisms and Improvement Strategies. Cell Physiol Biochem. 2018;48(6):2607-2655.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0121644/
[4] Gao LR, Chen Y, Zhang NK, Yang XL, Liu HL, Wang ZG, Yan XY, Wang Y, Zhu ZM, Li TC, Wang LH, Chen HY, Chen YD, Huang CL, Qu P, Yao C, Wang B, Chen GH, Wang ZM, Xu ZY, Bai J, Lu D, Shen YH, Guo F, Liu MY, Yang Y, Ding YC, Yang Y, Tian HT, Ding QA, Li LN, Yang XC, Hu X. Intracoronary infusion of Wharton's jelly-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doub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BMC Med. 2015 Jul 10;13:162.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6162993/
[5] Nguyen PK, Rhee JW, Wu JC. Adult Stem Cell Therapy and Heart Failure, 2000 to 2016: A Systematic Review. JAMA Cardiol. 2016 Oct 1;1(7):831-841.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7557438/
[6] Miyagawa S, Domae K, Yoshikawa Y, Fukushima S, Nakamura T, Saito A, Sakata Y, Hamada S, Toda K, Pak K, Takeuchi M, Sawa Y. Phase I Clinical Trial of Autologous Stem Cell-Sheet Transplantation Therapy for Treating Cardiomyopathy. J Am Heart Assoc. 2017 Apr 5;6(4):e003918.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8381469/
本文为知识性科普,仅供学习、交流,请勿用作商业用途。
博雅新闻
行业政策
在线咨询
留言您的联系方式及需求,专业顾问将于收到资料后尽快与您回复。我要预约
填写您的预约需求,您将获得相应的专业顾问满足您的需求。电话咨询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400-885-0012,期待为您服务。微信咨询
直接添加客服微信号,专业顾问随时准备解答您的一切疑问。在线咨询
服务热线
400-885-0012
在线咨询
官方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