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基于对间充质干细胞的疗法给缺血性脑卒中治疗带来了变革。国内已经有2款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新药IND获得临床默示许可,治疗脑卒中的一条全新道路正在打开。
那么,相比传统疗法,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脑卒中有什么优势吗?会给患者带来什么样的临床疗效?关于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脑卒中的效果一直都是被热议的话题。2022年,一篇系统综述及荟萃分析文献显示[1],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接受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相较于一般传统保守治疗有更好的预后,干细胞治疗方法是未来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发展方向。
19篇文献总结干细胞治疗脑卒中的疗效
目前,全球已开展了多项临床研究,有学者通过PubMed, Scopus和Cochranc数据库进行全面的文献检索,并根据PRISMA协议系统对被选中的文章并进行全面审查,对符合条件的19篇文章进入最终数据分析环节。
图片来自文献[1]
评估过程采用国际上常用的针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评估标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和Barthel指数(BI)用于评估干细胞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该研究共纳入80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然后将患者分为实验治疗组(379例)和未接受干细胞治疗的对照组(421例),对两组进行为期24个月的观察。
图片来自文献[1]
在综述中纳入的所有19项研究中,有4项(21.05%)分别被纳入NIHSS、mRS评分和BI测量,在治疗后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神经学结果的定量分析,并在接受干细胞治疗组和未接受干细胞治疗组之间进行了比较。
NIHSS分析提示干细胞组有更好的预后;meta分析中包括的三项研究也显示了干细胞治疗组的良好预后。
总之,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可以显著改善神经功能受损,表明干细胞具有强大的神经组织修复功能。
由于只有两项研究对这12个月的NIHSS分析进行数据分析,因此需要谨慎地解释该分析的结果。mRS评分的结果表明,干细胞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综合而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大脑内植入自体干细胞可以显著且持续地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的运动障碍。
对24个月后mRS评分的定量分析提示,干脑卒中患者干细胞治疗组比对照组有更好的预后。
根据系统性回顾研究发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接受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相较于一般传统保守治疗有更好的预后,干细胞治疗方法是未来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发展方向。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脑卒中有望进一步发展
间充质干细胞疗法,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理想治疗方法,已被证实可以促进包括免疫调节、神经元、脑血管和神经胶质重塑等内源性神经保护和脑修复进程[5]。已有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干细胞治疗用于促进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是可行且安全的。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具有巨大潜力。然而,在实现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即安全性和其他非科学相关性的问题,例如需要通过复杂的监管审批流程、生产成较高和干细胞保存和运输困难等问题。未来,还需要更多的临床对照试验研究以及患者的长期随访结果,进一步推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Permana AT, Bajamal AH, Parenrengi MA, Suroto NS, Lestari P, Fauzi AA. Clinical outcome and safety of stem cell therapy for ischemic strok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Surg Neurol Int. 2022 May 20;13:206. doi: 10.25259/SNI_1174_2021. PMID: 35673677; PMCID: PMC9168316.
2. Steinberg GK, Kondziolka D, Wechsler LR, Lunsford LD, Kim AS, Johnson JN, et al. Two-year safety and clinical outcomes in chronic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after implantation of modified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SB623): A phase 1/2a study. J Neurosurg. 2019;131:1462–72.
3. Nogueira RG, Jadhav AP, Haussen DC, Bonafe A, Budzik RF, Bhuva P, et al. Thrombectomy 6 to 24 hours after stroke with a mismatch between deficit and infarct. N Engl J Med. 2018;378:11–21.
4. Morgenstern LB, Staub L, Chan W, Wein TH, Bartholomew LK, King M, et al. Improving delivery of acute stroke therapy: The TLL temple foundation stroke project. Stroke. 2002;33:160–6.
5. Detante O, Jaillard A, Moisan A, Barbieux M, Favre IM, Garambois K, et al. Biotherapies in stroke. Rev Neurol. 2014;170:779–98.
本文为知识性科普,仅供学习、交流,请勿用作商业用途。
博雅新闻
行业政策
在线咨询
留言您的联系方式及需求,专业顾问将于收到资料后尽快与您回复。我要预约
填写您的预约需求,您将获得相应的专业顾问满足您的需求。电话咨询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400-885-0012,期待为您服务。微信咨询
直接添加客服微信号,专业顾问随时准备解答您的一切疑问。在线咨询
服务热线
400-885-0012
在线咨询
官方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