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移植是一种十分具有前途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然而,无论是针对哪种疾病的干细胞疗法,从实验室技术走向临床应用都需要解决很多障碍。
干细胞移植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为例,遇到的障碍包括细胞存活率低、不完全分化以及在体内神经突生长有限。对于这些障碍,科学家一直在研究该如何克服。
小小的生物支架,能改善干细胞的存活。一些科学家已经把解决上述障碍的突破口放在了生物支架上。
近期,《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发表了一种用于干细胞移植以及药物运输的微小的、可生物降解的支架,这种技术可能有助于治疗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大脑退化、脊髓损伤以及创伤性脑损伤等。
这项研究是罗格斯大学的科学家发表的。罗格斯大学是一所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顶尖公立研究型大学,学术声誉在美国新泽西州内仅次于普林斯顿大学。
他们开发的这种模拟天然组织的生物支架,属于可生物降解的无机纳米支架,由干细胞、蛋白质和药物组成,用于先进的干细胞治疗和药物输送,在小鼠试验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科学家们在《自然通讯》中表示,他们开发的可生物降解的无机纳米支架将成为改善干细胞存活和诱导体内神经元分化的有用工具,可以为干细胞移植后的行为提供见解。
总的来说,这种基于混合纳米支架的方法可以控制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并促进神经突向外生长,有助于克服限制干细胞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键障碍。
下一步,科学们计划在较大的动物身上进行测试,最后再转向脊髓损伤的人体临床试验。基于支架技术的再生医学也显示出了很大前景。
图片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
事实上,我国科研人员已经将类似天然支架材料应用至干细胞治疗的临床研究中。
2014年,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戴建武团队用自身骨髓干细胞复合胶原生物支架修复子宫内膜之后,一名产妇在南京鼓楼医院成功产下一名健康男婴,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例在干细胞修复子宫内膜技术下诞生的婴儿。
2015年中国科学院的戴建武教授在国际上首次开展神经再生胶原支架联合骨髓单核细胞(里面含有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首批4例患者出现运动功能改善。
结语
干细胞技术从实验室走到临床应用,是一个不断突破障碍的过程。有效性和安全性是两大终极指标。很多患者都在呼吁干细胞技术快点进入临床,但殊不知在进入临床之前需要经过很多道科学验证,正是这一点一点的科学进展为干细胞治疗进入临床应用做了加法。诸如《自然通讯》上的这类新技术,它们正是为解决问题、提高干细胞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而生。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相信未来科学家们能够更好的解决干细胞治疗面临的障碍,最后让患者真真切切受益于这种技术。
参考文献:
A biodegradable hybrid inorganic nanoscaffold for advanced stem cell therapy
博雅新闻
行业政策
在线咨询
留言您的联系方式及需求,专业顾问将于收到资料后尽快与您回复。我要预约
填写您的预约需求,您将获得相应的专业顾问满足您的需求。电话咨询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400-885-0012,期待为您服务。微信咨询
直接添加客服微信号,专业顾问随时准备解答您的一切疑问。在线咨询
服务热线
400-885-0012
在线咨询
官方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