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联系电话:

400-885-0012

GPCR研究获诺贝尔奖 加速推动中国GPCR产业发展

来源:博雅

日期: 2012.10.11

访问量: 10711

        2012年10月10日下午17时45分,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瑞典皇家科学院揭晓,美国科学家Robert J. Lefkowitz和Brian K. Kobilka因在G蛋白偶联受体(GPCR)领域的研究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共同获得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

        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缩写为GPCR)广泛参与感知、生殖、发育、生长、神经和精神等多种生命活动以及内分泌和代谢等多种生理过程,与糖尿病、心脏病、肿瘤、免疫和感染性疾病、神经与精神疾病等重要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密切相关。超过40%的临床用药物以及正在研发中的药物都作用于GPCR。全球20种最畅销的12种药物都是以GPCR为作用靶标,每年的销售总额高达2000亿美元。

        极具前瞻性地,就在2012年3月,博雅干细胞集团联合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三十多家顶尖研究机构和三甲医院,在无锡发起成立了“中国GPCR新药创制联盟”。该联盟的成立,旨在整合国内较分散的GPCR研究力量,通过专业的国际化管理和高效的资本运作,打造出一个中国医药产业的国家队,一个可以与辉瑞比肩的、中国未来最大的制药产业集团。到目前为止,“中国GPCR新药创制联盟”已经吸引了九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与四十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的加盟。同时,联盟里已经有两项“973”计划启动。

        此次美国科学家Robert J. Lefkowitz和Brian K. Kobilka通过在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领域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获得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不仅充分代表了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在新药研发方面的无限前景,加速了世界GPCR研究的发展和应用,更为由博雅干细胞集团主导的“中国GPCR新药创制联盟”的技术研发及应用开拓了更加广阔前景。 

 

        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简介

        获奖者Robert J. Lefkowitz,杜克大学医学中心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Lefkowitz于1968年开始利用放射学来追踪细胞受体,他将碘同位素附着到各种激素上,借助放射学成功找到数种受体。Lefkowitz研究组于1982年开始陆续克隆了八个肾上腺素受体的基因,并在此基础上发现了GPCR家族的七次跨膜的特征,为以后的药物研制奠定了基础。

        获奖者Brian K. Kobilka,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首创了利用T4溶菌酶融合蛋白方法解析GPCR晶体结构的方法,成为之后GPCR结构生物学研究的最常规方法。

 

国家973计划-中国GPCR新药创制联盟在无锡联合启动

想了解更多干细胞存储资讯?

发送讯息

留言您的联系方式及需求,专业顾问将于收到资料后尽快与您回复。

我要预约

填写您的预约需求,您将获得相应的专业顾问满足您的需求。

电话咨询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400-885-0012,期待为您服务。

微信咨询

直接添加客服微信号,专业顾问随时准备解答您的一切疑问。
未标题-1.png
400-885-0012
干细胞存储咨询/Advisory Reservation
提交/Submit
咨询留言
提交

服务热线

400-885-0012

预约咨询

官方微信

TOP

全国热线400-885-0012
您已经犹豫了0

观望只会错过守护宝宝和家庭的机会

存储新生儿干细胞

机会一生只有一次

扫码了解细胞新时代